耐腐蝕溫濕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在具有腐蝕性氣體、液體或固體顆粒的環境中,準確測量溫度和濕度參數的傳感器。它通過特殊的材料和結構設計,抵抗腐蝕性介質的侵蝕,保證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下的長期穩定運行和測量精度。
 
  熱電阻式:利用金屬(如鉑、銅等)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溫度。當溫度升高時,金屬的電阻值增大;溫度降低時,電阻值減小。通過測量電阻值的變化,就可以計算出溫度值。
 
  熱電偶式:基于熱電效應,由兩種不同材料的導體或半導體組成閉合回路,當兩個接點溫度不同時,回路中會產生熱電勢。熱電勢的大小與接點溫度有關,通過測量熱電勢就可以確定溫度。
 
  電容式:傳感器內部有一個高分子薄膜電容,當環境濕度變化時,薄膜會吸收或釋放水蒸氣,導致其介電常數發生變化,從而使電容值改變。通過測量電容值的變化,就可以計算出環境濕度。
 
  電阻式:利用某些濕度敏感材料的電阻值隨濕度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濕度。例如,氯化鋰濕度傳感器,當濕度增加時,氯化鋰吸收水分,電阻值減小;濕度降低時,電阻值增大。
 
  耐腐蝕溫濕度傳感器的關鍵特性:
 
  外殼材料:常見的耐腐蝕外殼材料有不銹鋼、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等。不銹鋼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適用于大多數腐蝕性環境;PTFE 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幾乎能抵抗所有化學物質的侵蝕,常用于強酸、強堿等環境;PP 也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且成本相對較低。
 
  敏感元件保護材料:為了保護溫度和濕度敏感元件不受腐蝕,通常會在敏感元件表面涂覆一層耐腐蝕的保護膜,如陶瓷涂層、硅膠涂層等。
 
  測量精度:是衡量傳感器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之間接近程度的指標。對于溫濕度傳感器,精度通常用溫度誤差和濕度誤差來表示。
 
  穩定性:指傳感器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測量性能保持不變的能力。在腐蝕性環境下,傳感器的穩定性尤為重要,因為腐蝕性介質可能會導致傳感器性能逐漸下降。良好的穩定性可以減少校準頻率,降低使用成本。
 
  響應時間是指傳感器從接觸到被測環境變化到輸出穩定測量結果所需的時間。快速的響應時間可以及時反映環境溫濕度的變化,對于一些需要實時監測的場合非常重要。例如,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溫濕度的快速變化可能會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因此需要選擇響應時間短的傳感器。